“洋桶”是紫砂壺里一種較為常見的款式,創(chuàng)制于清末民初,以造型簡練、使用方便、便于提攜等特征,融合藝術(shù)與日用為一體,為許多砂壺愛好者所接受、收藏,成為紫砂傳統(tǒng)光素器中的經(jīng)典之作。
那么,為什么洋桶壺姓“洋”呢?我們習慣稱呼外國的舶來品為“洋貨”,例如洋酒、洋奶粉等。難道,“洋桶”也是西物東來?
其實,洋桶壺一開始就是為洋人創(chuàng)制的。它的起源,有三種代表性說法。
【資料圖】
其一是南洋外銷說
據(jù)史料記載,光緒七年至十六年,國內(nèi)外興起紫砂收藏熱。除滿足國內(nèi)需要外,還遠銷日本、印尼、馬來西亞、菲律賓、新加坡、泰國、英國、法國等國家。
為適應外銷的需要,紫砂界需要按照外商的要求創(chuàng)制紫砂壺造型。洋桶壺的最初形制是獨鈕洋桶,并且為適應泰國客商的要求,將壺拋光打磨、鑲銅飾邊。洋桶壺銷南洋最早,銷泰國最多,故取名“洋”。
其二是東洋外銷說
清末,宜興均陶聞名于世,受到日本客商的青睞。紫砂藝人何士為借鑒了宜均產(chǎn)品“小洋壇”的牛鼻蓋孔,并且將小洋壇的身筒改成直形,短流改成長流,做成最早的嵌蓋式牛蓋洋桶。
新作一出,引起轟動,被日本客商積極訂購。日本乃東洋,故名“洋桶”。
其三是北洋外銷說
清末,最為流行的紫砂壺造型為蛋包壺和壽星壺,這兩款壺均大肚圓形,平蓋彎流,日用功能顯著,為人們所喜愛,產(chǎn)量最多,銷路最廣,很早就銷往日本、東南亞各國。
因此,借鑒蛋包、壽星的平蓋模式創(chuàng)制的洋桶壺,經(jīng)煙臺、青島、營口、威海衛(wèi)等北洋口岸為日本客商看中訂購,并取了洋名,謂“平蓋洋桶”。
雖然取了洋名,但洋桶壺在中國老百姓心里,有著獨特而鮮明的記憶。
清末民初,宜興城鄉(xiāng)茶館林立,僅四大鎮(zhèn)就有七十多家。五行八作、引車賣漿者流,天還沒亮,或挎著箱包、或拎著竹籃,低薪階層干脆就直接一手提著茶壺,去茶館吃茶去了。箱包里裹著的,竹籃里放著的,手里提著的,都是洋桶壺。
隨著人們飲茶習俗、飲茶習慣的改變,洋桶壺在特定的年代中,它曾以高檔藝術(shù)壺的姿態(tài)為愛壺者、收藏家所高價求購。如20世紀40年代顧景舟所做的洋桶壺,是他在業(yè)內(nèi)成名立足的一件代表作品。
當時的紫砂愛好者、實業(yè)家華蔭棠先生,曾花兩石米,換購顧景舟兩把洋桶壺。民國時期,一石米價值十塊銀元,而普通工人一個月的收入只有2~3塊銀元,華先生不吝重金求購,在紫砂界傳為美談。
而隨著茶館文化的沒落、飲茶習慣的轉(zhuǎn)變與審美風尚的轉(zhuǎn)移,洋桶壺又成為了一般商品壺而不為高檔壺所接納。但我們不能否認,在特定的年代中,它是衡量藝人技藝高低的樣板之作,并且在壺客中形成了共識。
今天再欣賞洋桶壺,老茶館里的光陰宛在眼前:條凳方桌,人聲嘈雜,堂倌們拎著茶壺穿梭其中,茶客們坐下,點茶,沖一大洋桶壺,配蓋碗,打牌下棋,侃侃而談,偶爾還有提籠架鳥的老大爺,無論門外如何風雨更迭,屋子里始終現(xiàn)世安穩(wěn)。
回憶是遁跡的白龍,茶館里的洋桶似乎成了久遠的往事?;匚哆^去,不僅是傳承經(jīng)典,更是一種守護文化的昭重與自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