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驗的重要性,是不言而喻的。如題,這篇文章想要探討的內容,也是基于經驗的。
從2016年開始系統(tǒng)存白茶以來,我們注意到幾個有意思的現象,一是“一年茶,三年藥,七年寶”的說法;二是白茶的青味兒會在滿三年的時候基本褪去;三是白茶轉化的尷尬期。
(資料圖片)
一年茶,三年藥,七年寶
關于這句大家耳熟能詳、傳播甚廣的論述,我們在福鼎還聽到了另外一個版本:“一年茶,三年好,七年少”。后者里的“好”字,應該不僅限于三年陳白茶的“藥性”。
這里面還涉及到老白茶概念的界定。這也是行業(yè)里爭論很久的事情。三年說、五年說、七年說或者十年說,都有人在堅持。不過從品質表現來說,三年茶顯然還不能算作老白茶,但是也明顯不是新茶。最明顯的標志就是——新茶青味兒的褪去。
三年茶,青味兒已經基本褪去
基于我們的經驗,新茶青味兒的消褪速度,跟倉儲、工藝都有很深的聯系。相較而言,北方倉庫存的白茶,轉化會慢于南方,但是安全性要高于南方。在工藝方面,尤其是萎凋階段的工藝水平、是否足時,同樣很重要。
舉個例子來說,在天津我們曾經遇到一款2016年的春壽眉,當時基于直覺,看了干茶之后我們判斷青味兒應該還很重。結果真的是這樣。后來我們分析,這應該是萎凋過快導致的,而且做這款茶的時候天氣狀況并不好,進入萎凋階段之前,茶青的鮮靈度已經不足了。
這款茶之所以給我們留下這么深的印象,是因為它啟發(fā)了我們對于“工藝對于轉化的影響”的理解。
尷尬期的時段,主要集中在哪里?
再說一個經驗層面的故事。2017年我們組織過一次評茶團活動,其中有一款2015年的荒山特級白牡丹,結果在幾款樣茶中得分是最低的:甜度高,香氣、飽滿度在第四泡出現斷崖式下跌。
我們一度對這款茶有些失望,但是心里同樣是滿滿的疑問,因為2016年喝這款茶的時候完全不是這樣的,而且又是在北方倉庫存儲的,不可能是倉儲的問題。最后,我們想到了一個問題——白茶轉化的尷尬期。
也是為了驗證這個想法是否正確,這款茶整體封箱一年半之后,也就是2018年再取出來品嘗,所有的數據都恢復正常了,而且還有些驚艷。
但是這一款茶是不足以說明問題的,在我們的經驗中,隨手就可以舉出一個反例:2018年土茶壽眉。這款壽眉的尷尬期出現在了成品的半年之后,持續(xù)到今年5月份,現在已經度過了那段非常尷尬的階段。這個反例,讓我們意識到,樹種的不同在轉化層面真的會帶來非常大的影響,即便是同一個產區(qū)、同一個廠家的不同品類。
三年,是白茶轉化的一道坎
無論是大眾認知的行業(yè)流行語,還是基于不同批次、不同年份、不同樹種的具體的產品經驗,三年的轉化時間,對于白茶來說都可以說是一道坎。有些茶會早一些過關,有些茶可能會晚一點,但是在這個階段,一款白茶能夠轉化出什么樣的效果,已經大致可以做出框架性的判斷。
料子的好壞、工藝是否有重大缺陷、倉儲是否達標,在這個時候已經可以根據經驗找到答案了。一款白茶,是否適合長期存儲,請判斷!